(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滴,滴滴……”在海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仪器的声音此起彼伏。 近期,该科室医护人员紧急扩充病区、增设床位,其中呼吸ICU床位增设了一倍有余。
颜卫峰正在为患者调试呼吸机
海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颜卫峰已经连续一周没有回过家了,值班室的沙发就是他休息的地方。三年来,颜卫峰一直在与新冠病毒打交道,他所在的科室始终是抗击疫情的重要阵地。颜卫峰表示,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流行的原始毒株病程发展极快。目前北京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有所下降,但传播力大幅提升,给医疗系统带来了挑战。“即使是普通的病毒,也就是感冒病毒,通常它只侵犯上呼吸道,但在传播比较广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少部分人出现肺部感染。”
一周前,为了应对新冠病毒感染危重症患者的增加,颜卫峰和同事紧急扩充了呼吸ICU病区,将原有的15张床位增加至41张,增加了一倍有余;呼吸科普通病房也新设了多个病区,床位达到144张。 当前,海淀医院呼吸ICU收治的患者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多有基础疾病,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存在起病隐匿的特点,很多老人就医时病情已经很重。
一位曾患淋巴瘤的63岁老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低烧不退长达十余天,直到喘憋严重才被家人送往海淀医院。当时,老人双肺均出现了“白肺”,且部分组织已有硬化的趋势。即使大流量供给纯氧,血氧也只能勉强维持在正常状态。“这个病人我们一直在积极救治,但直到第六天,肺部炎症还在进展。”颜卫峰回忆,转机发生在第七天,此前的治疗终于累积出质变,氧合指数、呼吸频率、淋巴细胞绝对值……一项项指标的回升都显示着,老人的病情正在改善。入院近三周后,老人的肺部感染逐渐吸收,如果治疗顺利,未来几天就将出院。
当前,海淀医院呼吸ICU仍处在收治压力较大的阶段。“ 通常来说,一位新的呼吸ICU医生要成长到能够值班的程度,需要1年左右。培养周期长,直接导致了目前科室人手紧张。”这是颜卫峰目前最苦恼的事情之一。虽然海淀医院已协调全院医疗力量支援前线科室,但呼吸ICU的特殊性决定了,“战场”上的主力仍是重症医学专业的医护人员。“我和同事们都是轻伤不下火线,会一直坚守在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