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集 罗马共和国
【资料图】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众多奇迹,其中罗马帝国的兴起就是历史学家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原来并不起眼的罗马小村变成了一个囊括地中海、地跨欧、亚、非的大国?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创造这一世界奇迹的国家——罗马。
意大利半岛是古代罗马国家的发祥地,这个状如长筒靴的半岛把地中海一分为二。受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影响,东地中海地区的文明时代开始得较早,西地中海距离东方较远,文明起步也较晚。
位于意大利半岛北部的波河平原土地肥沃,平原以北高耸着阿尔卑斯山,将意大利与中欧隔开。半岛东侧山势陡峭,多悬崖峭壁,河流短而急,不利航行,海岸线平直,港湾很少;半岛西侧山势缓斜,多丘陵,河流较长,便于航行。几条较大的河流中,最著名的是台伯河,河的南岸有一片平原,这就是罗马人的发源地——拉丁平原。
古罗马城在拉丁平原的北端,台伯河下游的左岸,距海很近,这是一片山岗地带。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在七座山丘上出现了几个小村庄。在远古,山间谷地溪流纵横,沼泽密布。后来,山岗上的村民们把谷地的积水排干,铺设石板路,把荒芜的沼泽变成了平坦的广场。
相传罗马人的始祖是战神与凡间公主所生的一对孪生兄弟,自幼被仇家抛弃在台伯河边。一只母狼来到河边,看到篮子里啼哭的婴儿,就用自己的奶水喂养婴儿,使他们大难不死。后来牧人收养了两个孩子,给他们分别取名罗慕路斯和列莫斯。
兄弟俩人长大以后杀死了仇人,建立了一座新城。大哥罗慕路斯在竞争中打败了弟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自立为国王,罗马由此产生。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杨共乐:
根据传统的说法,罗马城建立于公元前753年。从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509年,历史上把它叫做王政时期。在这个王政时期当中,罗马总共有七个国王,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因为独断专行、履行苛政,罗马人民不堪其苦,终于在公元前509年发动暴动,推翻了国王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罗马历史呢,从此进入了共和时期。
赶走国王之后,罗马人建立了一种新的政体——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是一种包含君主制、民主制和贵族制思想的混合政体。
国家的最高领袖叫做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元老院早在王政时代就已存在,它是立法、审议、咨政的中枢机构,由三百名贵族出身的元老组成;到共和国晚期,元老院人数增加到一千名。
在共和国早期,政府被贵族所垄断,执政官、元老均出自贵族家族,平民只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贵族利用政治特权压迫平民,强占公有地,致使广大平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平民不愿忍受压迫,为争取平等权利勇敢而坚持不懈地斗争着,然而他们没有选择战争、内战和流血。
公元前496年,一群平民携带着武器、口粮离开罗马城,占领一座名叫圣山的小山丘,与贵族政府对峙,史称第一次撤离运动。
没有平民的支持,贵族们在战争到来时便没有足够的兵源。因此,贵族同意让平民享受更多权利,允许他们组织自己的议会,选举一种新官员——保民官,保护平民免受贵族欺压。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平民运动,从公元前494年至公元前287年,持续了二百多年。
公元前450年,平民的代表和贵族一道制订、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使平民大众可以依法保护自身权益。公元前366年,保民官李锡尼乌斯当选为第一位平民出身的执政官。此后,通过了一条法律规定,两名执政官必须由一名贵族和一名平民共同担任。
到公元前四世纪,政府的各种高级官职都对平民开放,就连元老院中也出现了平民的身影,一批平民新贵应运而生。公元前四世纪晚期,债务奴役制被禁止,罗马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与此同时,罗马共和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早期的罗马共和国资源贫乏、疆域狭小,随时都有被邻国消灭的危险。在最初的一百年间,罗马人就是在不断地与近邻的冲突中度过的。
公元前五世纪后期,罗马人在地区争斗中逐渐占据优势。在征服并摧毁埃特鲁里亚人的重镇维伊城后,罗马的领土增加了一倍,罗马迈开了征服世界的第一步。
公元前400年,意大利北部山区突然出现了一群高卢部落,长驱直入。到公元前390年时,挺进到距离罗马城十公里的阿里亚河边。最后闯入罗马,火烧罗马城。七个月后,高卢人在罗马人被迫投降并交出一大笔赎金后撤兵。
尽管高卢人摧毁了罗马城,但是,罗马人的精神比城墙坚固得多,恢复元气之后,继续对外扩张。几经挫折后,罗马将意大利中部的坎佩尼亚地区收入囊中。
罗马人在控制了北部和中部意大利后,开始向南部意大利发起进攻。南部意大利小国林立,多为希腊移民所建。他林敦是斯巴达人的殖民地,与希腊本土有较多的联系。为抵抗罗马,他林敦向希腊的伊壁鲁斯国王皮洛士求援。皮洛士是希腊化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一直梦想成为亚历山大第二,征服整个地中海世界,他林敦的请求正中下怀。
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率领二万二千名步兵和射手、三千名骑兵及二十头战象在他林敦登陆。在赫拉克里亚附近的激战中,罗马人因从未见过会打仗的大象,不禁惊惶失措,吃了败仗。
直到公元前275年,罗马人终于打了个翻身仗,击败皮洛士。公元前272年,他林敦被迫投降。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除波河流域外,意大利的其余部分都落入罗马人手中。
经过一百多年的对外战争,罗马终于征服了意大利。但是罗马并没有将它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根据被征服地区的各种不同情况,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依靠各部落和各地区社会上层对意大利进行治理。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确实保证了罗马后方的稳定。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杨共乐:
罗马在征服意大利以后,继续向西部地中海发展。这样,就与原来在这个地方的另外一个大国迦太基发生了冲突。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和迦太基人之间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因为迦太基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地,而罗马人又叫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把这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叫做布匿战争。
公元前216年,双方在意大利坎尼地区发生激战,罗马以八万步兵和六千骑兵的绝对优势,挑战汉尼拔的四万步兵和一万骑兵,然而却在军事天才汉尼拔的面前吃了败仗。
罗马五万四千人被歼,一万八千人被俘,而迦太基方面只损失了六千人。坎尼之战成为西方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极好战例,为后来的许多军事战略学习者所广泛重视。
坎尼战役失利后,南部、中部和北部意大利的一些地区纷纷脱离罗马,坎佩尼亚的加普亚和西西里的叙拉古等城也都投向迦太基。但是,汉尼拔毕竟劳师袭远,缺乏补给。公元前204年,罗马派兵攻打北非迦太基本土,汉尼拔不得不撤离意大利,回师北非保卫母邦。
然而,这个常胜将军遇到了真正强悍的对手。公元前202年,年轻的罗马统帅西庇阿打败了汉尼拔,迦太基再次投降,沦为罗马的附属国,罗马共和国如日中天。
大约同时,罗马又在东部地中海开辟了新的战场。罗马先后征服了希腊的马其顿和叙利亚塞琉古王国,把小亚细亚和色雷斯地区囊括到自己的版图里。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彻底征服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恺撒征服了山外高卢,将罗马的疆域扩大至不列颠地区。公元前30年,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击败政敌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的联军,灭亡了埃及的托勒密王朝。
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疆域西起英格兰北部,东至亚美尼亚山区、叙利亚沙漠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达撒哈拉沙漠,北到莱茵河、多瑙河和北爱尔兰高地,所辖人口约五千四百万,庞大的地中海完全成了罗马的内湖。西方的罗马与东方的中国汉朝遥相对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三世纪以来的一系列大规模对外征服,给罗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杨共乐:
对于罗马人来说,战争就像经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一样,他们是一种生产的方式。罗马人利用战争、利用战争的胜利,把原来分散的财富都集中到他们手中,为他们服务。每次战争胜利以后都能够得到大量的赔款,比如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以后,罗马人就从迦太基人手中得到了3200塔兰特;第二次布匿战争以后,又得到了11000塔兰特。又如公元前168年,罗马将军鲍鲁斯通过三天的皮德纳战争以后,就获取了大量的财富。这个财富之大以至于元老院决定,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7年开始,免除全体罗马公民的公民税。
罗马对于被征服的地区,尤其是意大利以外的地区,一般采用行省这种管理形式,对其进行有组织的掠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杨共乐:
行省每年都必须向罗马公民缴纳大量的税收,例如西西里行省,每年大致要向罗马缴纳三百万摩底的粮食。这个三百万摩底的粮食,相当于十万罗马公民一年的口粮。所以,罗马的繁荣,罗马的高大的建筑,以及罗马畅通的道路,以及罗马的福利制度,都是建立在剥削行省居民和奴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当然,战争在给罗马带来大量财物的同时,也促进了罗马公民集体内部的变化。罗马共和国时期实现公民兵制,军队由占有土地的农民公民组成。战时,公民们披甲上阵,平时则解甲归田。然而,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公民们的服役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
当九死一生的士兵回到故乡时发现,经过战争浩劫的家园如同秋风中的落叶,田地荒芜;家人赖以糊口的小农场已被卖出抵债,成了富人大庄园的一部分。豪华典雅的贵族乡间别墅沐浴在亚平宁半岛灿烂的阳光下,与小自耕农破旧的茅草屋形成强烈对照。
平民丧失土地以后,只有跑到罗马城和其它大城市中寻找工作。到共和末年,麇集在罗马城内的流浪人群约有32万人,约占当时公民人数的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战争又促进了骑士势力的迅速兴起和发展。骑士一语起初是用来称呼军队中的骑兵,后来延伸到一切能有足够钱财供养战马去充当骑兵的人。再后来,大约到公元前二世纪时,就用这一称谓称呼财产超过四十万塞斯退斯而又在占统治地位的豪门贵族之外的人。
那些在战争中或战后发了大财的众多贵族和骑士,他们肆无忌惮地侵占从战争掠夺来的公有土地,兼并同胞公民的份地。
出身于显贵家族但富有同情心的保民官提比略·格拉古在公民大会上大声呼吁,替平民诉说冤屈。公元前133年,提比略·格拉古作为保民官挑起了一场重新分配土地、保护农民利益的改革,反动的元老贵族拼命阻挠改革。第二年,在选举保民官的公民大会上,格拉古被一伙暴徒危害。
10年后,他的弟弟盖约·格拉古,在人民的支持下,当选保民官,继续为没有土地的农民、为意大利人获得公民权而斗争。公元前121年,盖约·格拉古本人像他哥哥一样倒在血泊中。
格拉古兄弟改革所引发的流血事件,拉开了百年内战的序幕。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国由于内部矛盾激化、统治阶级争权夺利而发生大规模内战。
公元前73年,意大利本土发生了举世闻名的斯巴达克斯奴隶大起义。卡普亚地区的角斗奴斯巴达克斯,发动角斗训练的奴隶们冲破牢笼。他们成功地突破罗马军队的封锁线,转战南北,严重威胁到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起义者们虽最终倒在了血泊中,但罗马的奴隶主们已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罗马的同盟者意大利人因不满罗马的统治,要求享受平等的公民权,于公元前91年爆发了同盟者起义,罗马共和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在海外,不甘心屈从于罗马统治的附属国家伺机蠢蠢欲动。
共和国晚期,罗马人民不再依赖那些选举产生的、时常变动的行政官员,而是依赖那些手握重兵的军事将领。马略、苏拉、庞培、克拉苏、恺撒等军事强人应运而生,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渐渐落入他们的囊中。
公元前87年,马略发动政变,秦纳以执政官身份实行独裁。公元前81年,苏拉被宣布为无限期独裁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公元前60年至45年,罗马出现恺撒、庞培、克拉苏前三头的寡头统治局面。公元前49年,恺撒夺取政权,获得终身独裁官头衔,初步奠定君主制政体的模式。
恺撒死后,政权落入安东尼、屋大维、雷必达后三头手中。最后,屋大维打败所有竞争对手,结束了内战,以元首名义,在共和制外衣的掩盖下,实行君主制统治。罗马共和国在内忧外患的重压下黯然解体。